直播售假屡打不绝,平台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播售假屡打不绝,平台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北京日报客户端
鲍南
2022-12-29 22:30
浏览量5.0万
直播带货如今已成为网购不可或缺的销售形式,但售假问题却一直如影随形。仅今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的相关投诉就多达50多万条。
真实感、贴近感是直播电商风靡的重要原因,但看上去距离再近终究隔着屏幕,大量不法分子便打起了直播带货的主意。其中固定套路也很多,比如,在推销产品时,常常用“全部是内部渠道弄到的货,要是假货我还用那么麻烦吗?”“费力搞到货别人却不领情,这种心情你懂吗?”等话术营造货源来之不易的感觉;比如,在鼓动消费者下单时,常常会使用“一共30单就上一分钟”“这个价格就上这一次,一会儿恢复原价”等说辞营造抢购氛围;再如,有的主播在直播时故意辱骂供货商价格太高,展示自己不惜代价为“老铁”谋福利的“担当”……在重重“剧本”中,消费者经常被迷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下单了一堆假冒伪劣商品。
针对直播带货售假愈演愈烈的问题,各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进行查处。但直播带货规模极大,监管力量再强也做不到对每个直播间逐一巡查。对此,掌握大量后台数据、能够审核主播资质、24小时巡查直播内容的平台理应负起责任。然而,当下几大短视频平台都将电商业务作为自身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投入大量金钱和流量扶持主播、增加货品、抢占市场。在这样的“打法”下,平台与主播、商家常常是“利益共同体”,导致资质审核能松就松,售假投诉能拖则拖,打假行动往往是捱到舆论发酵后才被动进行。因此我们看到,当前直播带货的种种问题与电子商务的早期情况如出一辙,很大程度是平台没有压实自身责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其走上歧途。以更大视角看,未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重点工作之一。其中,能够提振消费总量、促进消费升级的直播带货无疑可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对此,平台应当在计算营收压力、股价涨跌、估值大小等“小账”之外,多算些形象口碑、社会效益、企业责任的“大账”,让这个商业链条上的参与者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实现与消费者的共赢。这无疑是对互联网行业“利润是创造价值带来的副产品”信条最好的践行。
有机构测算,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92万亿元。商家把好品质关,主播把好入口关,平台拿出责任感,这个崭新的行业才能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钟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