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为什么对“职业打假人”另眼相看?
[原创]为什么对“职业打假人”另眼相看?
1320 次点击
6 个回复
秦全耀 于 2018/3/10 19:43:5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2月28日,失去联系三年之久的王海终于又找到了我。从知道王海这位“叼民”第一刻起,老秦就充满了敬意。对,就该这么干,许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光靠“列出一张清单上交工商局”根本就不会解决问题。
今天和讯网“铁道新村”博客推出博文《职业打假就是欺诈》:“海南一男子因【明知是假货,买了后投诉】,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现已被处理。”于是发出质疑:“真想不通当初王海为什么这么红?”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访华,特意在上海会见了王海。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连克林顿都明白王海的意义,何苦来那么恨王海,跟假冒伪劣站在一起。
曾和各界人士谈过王海,有法官,有媒体,大多数人对王海对职业打假人都是支持的。道理实在是太简单了:职业打假人,都是在法律框架内活动的,行使的都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去法院起诉、索赔,走的是正儿八经的法律程序,依靠的是正儿八经的法律条文、国家安全标准,针对的是确确实实不符合规范的产品。
被告的律师口口声声说,职业打假人是在浪费诉讼资源,谋求个人利益。常常通过提出管辖权异议,来人为拉长诉讼周期。也不知道是谁在浪费诉讼资源。而且这不明摆着为假冒伪劣叫屈吗?
2002年在有国家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和中消报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上,老秦就明确表态:不要借口利益打击“职业打假人”。没有利益你们去工商局上班吗?不去,那又凭什么让“职业打假人”去喝西北风呢?己所不欲,就别强辞夺理。铁道新村博主,不要怕“职业打假人”获得利益,如果中国“职业打假人”能光明正大地壮大并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行业,假冒伪劣必然一败涂地,那才是消费者的好福气。
为什么国外假货那么少?其实职业打假在国外,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厉害。有很多分类的专业化组织和公司来进行。比如有专门针对食品行业的,有专门针对药品行业的。有专门针对电子产品的。我国的职业打假,还处于很原始的阶段。打架的商品目录,也少的可怜,多集中在食品和保健品。
早在十几年前老秦就十分重视“职业打假人”,并三番五次与时任中国消协副秘书长王前虎沟通并对过联:上联打假人成王前虎,下联秘书长莫马后炮。
分享: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给朋友
[凯迪社区APP下载]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