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售劣质眼贴 重庆一科技公司被判罚50万元
制售劣质眼贴 重庆一科技公司被判罚50万元
2018-05-29 15:45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刘文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 刘文新)重庆舒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劣质眼贴,近日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罚金50万元。该公司老板、被告人刘某、尹某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三年不等的刑罚,各并处3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罚金。
2014年1月,刘某与尹某合伙成立了重庆舒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眼镜销售。当时,用于缓解视觉疲劳的眼贴逐渐成为市场新宠。刘某等人决定把眼贴纳入经营范围,并让尹某、杨某某外出考察眼贴市场。
同年2月,尹某认识了河南郑州的一家医药科技公司销售人员“王经理”(另案处理)。对方声称可以为重庆舒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贴牌的眼贴,相关批号也可以沿用。尹某在网上查询了对方提供的保健品批准文号,但并没有查到。“王经理”解释该批号是地方批号。尹某明知不妥,但并未进一步核实。
刘某决定委托这家公司生产“今立见闪亮眼保健贴”,同时找到重庆本地一家印刷厂,印制了“今立见”眼贴的外包装和宣传资料,并自行打上“产品批号”和“生产日期”。
“今立见”宣传资料宣称,眼贴贴在眼睛上,能预防眼睛干涩,缓解视觉疲劳,适用于近视等。而实际上,2015年底,该公司发现有消费者在使用这款“眼贴”后有过敏现象。
据公司员工周某某交代,一袋“今立见”眼贴的成本只有0.45元,一盒(30袋)打上公司包装后的成本16元,但其售价高达186元。外包装上注明有药物疗效,而后发往该公司各地直营店和加盟店销售。
2016年11月16日,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今立见”眼贴产品批号存在问题。调查后认定,“今立见”眼贴标有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的内容,具有药品的主要基本特征,应按假药论处。
经查证,2014年至2017年期间,重庆舒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生产了30多万袋“今立见”眼贴。重庆江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江北区法院近日作出上述判决。
责任编辑:游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