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年人远离“陷阱”:防范“骗老”合力拧紧安全阀
作者:管理员来源:刘江浏览量:1502发布日期:2018-1-26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人口加速老龄化的趋势下,针对老年人的骗局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骗老”陷阱五花八门,老人被骗原因复杂,“坑老”“骗老”危害社会。对此,应当如何筑起安全防线,帮助广大老年人识破“骗局”、远离伤害?
专家建议,针对涉老“骗局”的主要特点,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商品和服务尤其是保健品市场各环节的管理。在源头上,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应明确保健品市场的准入门槛,对生产厂家和产品的资质、质量严格审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保健品的宣传内容及其真实性进行常态化审核,对于夸大、欺骗式宣传,除“文责自负”外,媒体也要担一定的连带责任;对保健品公司营业执照的发放,应制定明确的审批标准,防止假挂靠某些协会、学会;对保健品公司办公地点应有具体规定,不宜混在居民小区内;酒店出租会议厅给保健品公司,应有申报制度,对骗局要负连带责任等。
当前亟须完善法规,细化制度。一方面要推进专业治理,强化金融领域司法保护,同时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惩罚力度和对理财类企业的执法稽查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沟通、协作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打击防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活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在社会上形成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好局面,让“骗老”行为无处遁形。
更多媒体报道